①形态特征
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“王”字样的黑斑纹,故有“王蛇”之称。其头部、体背鱗缘为黑色,中央呈黄色,似油菜花样,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,到体后段逐渐消失。腹面为黄色,并伴有黑色斑纹。尾细长,全长可达2.5米以上。幼蛇与成蛇的色斑差别很大,头上没有“王,,字形斑纹,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。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,体大者可达5〜10千克以上。刚出壳的幼蛇体长在25〜35厘米之间,个别大者可达35〜45厘米,体色较浅,头部无“王,,字形斑纹。从幼蛇的花纹及颜色上根本找不到成蛇的模样。差别之大,令初养者很难相信这就是王锦蛇幼蛇,这种现象在众多蛇类中也是十分少见的。
②生活习性
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,在平原的河边、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。它动作敏捷,性情较凶狠,敢与毒蛇中的五步蛇、眼镜蛇争食。它爬行速度快,会攀缘上树。它食性广,主要以鼠类、蛙类、蛇类、鸟类及鸟蛋为主食,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。绝大多数王锦蛇胆大不怕人,即使有人在旁也不妨碍它吞食。王锦蛇食量较其他蛇类大。养殖此蛇时,即使投喂的饵料再充足,也要不定期地投放一定量的饲料蛇,如水蛇等,以满足其食蛇“嗜好”,避免蛇与蛇之间的相互吞食现象。该蛇身上有一种奇臭味,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浓郁的香皂多洗几次,方能将此臭味去掉。该蛇系产卵繁殖,每年的6〜7月产卵,每次产8〜15枚不等,孵化期为40〜45天。